——來源:中國臺州網(wǎng)
日前,浙江省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公眾發(fā)布了《關于建立虛假訴訟失信人名單制度的意見(試行)》,并公布了全市首批虛假訴訟失信人名單。記者從該院了解到,在浙江省,中級法院與基層法院兩級聯(lián)動建立虛假失信人名單制度尚屬首次。
“虛假訴訟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,妨害了民事訴訟,損害了司法公正,更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,人民群眾反響十分強烈?!迸_州市中院研究室主任龐威說,從2016年至今,臺州市法院共發(fā)現(xiàn)虛假訴訟線索362條,向公安機關移送虛假訴訟線索202條。對近三年的案件研究分析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目前臺州的虛假訴訟行為主要集中在民間借貸糾紛、離婚糾紛、追索勞動報酬糾紛、人民調解協(xié)議司法確認等民事案件領域。由于當事人之間往往具有比較親密的關系,而法院在民事訴訟中僅有一般的調查權而無偵查權,因此,準確識別虛假訴訟行為一直是法院面臨的一個難題。
而建立虛假訴訟失信人名單制度的方式,正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方法之一。臺州法院將近三年來在審判執(zhí)行過程中存在虛假訴訟行為的人員納入失信人名單。
首批名單中共有91人“上榜”,均為近三年來在全市法院審判執(zhí)行過程中存在虛假訴訟行為的人員。其中30人已被采取罰款、拘留等民事懲戒措施,52人被認定為犯罪予以刑事處罰,還有9人已被公安立案偵查。
根據(jù)《關于建立虛假訴訟失信人名單制度的意見(試行)》,臺州法院將采取一系列措施預防和遏制虛假訴訟行為。對外,將定期更新名單,并通過訴訟服務中心、法院自媒體等平臺向社會公眾“曝光”,同時將名單信息抄送給發(fā)改部門、人民銀行等征信機構、司法行政部門等多家部門單位,迫使其誠信訴訟;對內,法院將名單數(shù)據(jù)嵌入審判、執(zhí)行管理系統(tǒng),實現(xiàn)電腦自動識別虛假訴訟人員信息,并對承辦法官進行自動提示、自動預警,促使承辦法官對相關案件進行重點審查。如果虛假訴訟失信人再次到法院訴訟,將無法享受到訴訟費減免、司法救助和“最多跑一次改革”中涉及的便民服務。